• 上甘岭

    122
    抗美援朝进入最关键的决胜阶段了。美军在板门店谈判期间,暗中调集大量军队,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目标很明确,就是攻占上甘岭,以此作为据点,进而夺取五圣山,一次增加谈判的筹码。在上甘岭守卫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面对比我方多得多的敌军,志愿军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顽强抵抗,以此拖延美军时间,粉碎敌人阴谋。连队在连长张忠发(高保成饰)的带领下,与美军浴血奋战。虽然坑道里的环境恶劣,而且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危险,但是志愿军硬是坚守了24天,为中朝联军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根据胡正同名小说改编:1954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农业社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诞生。在晋中平原,一个位于汾河岸边的村庄里,刚刚诞生不久的杏园堡农业社,一开始就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霜冻、天旱、春荒缺粮……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在坚决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持依靠广大贫下中农,千方百计地向困难作斗争。而一心想发财富的党员副社长刘元禄却多方进行阻挠。富农兼商人的赵玉昌又在此刻趁机伙同已被拉下水的刘元禄一起倒卖粮食、‘造谣生事、鼓动社员闹退社,他们企图把农业社办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合成地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坚决依靠党团员和贫下中农,及时地提出了抗旱办法,以互借解决了缺粮困难,团结了大多数社员,从而打垮了资本主义猖狂的进攻。农业社在战胜天灾、人祸之后便获得了夏季的大丰收。但是不甘心放弃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刘元禄在扩社问题上却仍怀二心,麦收中不但丢掉了一颗颗的麦穗,而且恶语伤人。为了挽救他,郭春海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帮助,并提醒他正视和赵玉昌的关系,早些回到自己的队伍中来。这时,刘元禄怀着惧怕的心情,找到赵玉昌要与他一刀两断。但是刘元禄在富农分子赵玉昌的威胁、诱惑下,已经不能自拔。为了阻止农业社的发展,赵玉昌又献策对王连生栽赃,借以打击郭春海,企图夺得农业社的领导权。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没如其所望,刘元禄给王连生栽赃之事,被一个艰难地摆脱着旧思想束缚的老农郭守成给揭发了。执迷不悟的刘元禄最后被撤了职。企图跑到县里一走了之的赵玉昌也被人民政府逮捕法办了。
  • “皖南事变”后,我新四军数百人被俘,他们和一同被俘的民主进步人士共同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非人摧残。新四军女战士施珍(卢敏饰)遭强暴致残,她把牢房当作另一个战场,控诉敌人不耻的罪行。小学教师苏琳(周谅量饰)面对敌人轮番的精神洗脑,精神几近崩溃,在牢友的帮助鼓舞下,她变得不屈且刚强,在敌人陪绑的恫吓中,她大义凛然,以死殉志。一计不成,特务们编造新四军组织部长赵宏(汤化达饰)自首的消息,刚开始有少数难友受骗,但事实胜于雄辩,特务们的阴谋又一次破产了。次年五月,日寇逼近......
  • 1931年9.18事变以后,赵一曼(石联星 饰)受党委派任哈尔滨总工会书记,和老曹(张平 饰)一起领导电车厂工人反日罢工运动。不久老曹被捕后牺牲。1934年赵任中共珠河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组织义勇军,对日寇开展游击战争。秋天,她领导的农民自卫队与王团长(王炎 饰)所率抗日部队会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传来,部队举行庆祝联欢,不料营地被鬼子包围,赵一曼率队突围,无奈敌人越上越多,她令王团长带主力先撤,自己带部分战士掩护,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抓到赵一曼,敌认为钓到了大鱼,先是严刑拷打,后又威逼利诱,赵一曼尽显共产党人英雄本色,至死都没有开囗......本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